公司两成果荣获上海市质量技术奖
发布时间:2022/06/07
已浏览 230 次
5月27日,2021年度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颁奖暨2022年质量创新促进大会在线上举行,并通过上海热线直播。由公司申报的南通传动“‘流水化+智能制造’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长兴分公司“基于TRIZ的自动化码头双小车岸桥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别获得2021年度综合类质量创新成果二等奖、优秀奖。
“流水化+智能制造”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南通传动创造的基于节拍的“流水化+智能制造”的少人化并行生产线模式,有效解决了困扰基地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通过流程再造和设备引进,已形成小型箱体焊接流水线、小型零件粗加工流水线、小型零件精加工流水线、箱式智能热处理生产线、齿轴智能化加工生产线、齿轮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小型减速箱装配流水线、小型减速箱涂装流水线等,智能化生产线3条、流水化生产线8条的并行生产方式。
在管理模式上,为适应流水线生产方式创造性推出工段制管理变革、质量诚信档案建设和质量管理模式变革,有效化解了传统制造模式下产品质量和项目周期的矛盾,达成了产品质量和项目周期的有效平衡。
通过“流水化+智能制造”模式推进,基地小型减速箱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20天压缩至45天;成品质量外部报验合格率由原先的98.14%提升至99.84%;推进了作业流程规范化,企业现场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管控水平跃上新台阶;推动了企业订单量、产值和利润逐年稳步增长,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基于TRIZ的自动化码头双小车岸桥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该成果秉承“智慧制造、绿色制造、科技制造、精益制造”以及全生命周期制造理念,以施工工艺保质量,结合智能制造,过程执行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岸桥整体制造效率和质量。
利用TRIZ的分割原理、组合合并原理、抽取原理、局部质量原理和预先反作用原理,解决了自动化岸桥门架系统在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创新性使用三维测量方法,确保主小车和门架小车在运行状态下,下横梁中心、主小车吊具中心、门架轨道中心、门架吊具中心和中转平台中心“五点一线”,促使吊具顺利抓箱。
该成果将5G技术与调试工作相结合,为不同电控品牌的岸桥调试提供远程接入和现场视频、音频回传服务,感知现场状态,从而实现了调试工程师在集控室远程调试多台机器的调试模式。试车方面,由于疫情等影响,导致国外用户无法来到基地参与试车,借助远控项目配备的单兵设备,创新采用了远程试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动化码头双小车岸桥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实现了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手段的有机融合,利用TRIZ方法及工具对双小车岸桥制造进行了工艺优化及过程控制,提高了制造过程能力的稳健性及科学性。从人工、设备及材料方面计算,累计产生经济效益936万元;减少制造、调试周期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