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公司与江苏扬子江海洋油气装备有限公司签署钻井平台工程服务合同。根据合同要求,公司将为该公司35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提供接载、下水、吊装等服务。这是公司的钻井平台下水业务首次走向市场,标志着公司船运设计获得了海工市场的充分认可,充分发挥了设计对海工产业链的牵引与提升作用。
该平台总重约9500吨,作业水深350英尺,计划在长江口太仓锚地下水。本次下水将由公司多个部门合作完成:船运设计部提供下水方案;港作轮公司提供拖轮与半潜驳船,同时负责钻井平台的下潜;南通石油平台及海上风电项目部负责下水操作;陆上重工设计研究院承担应力检测、锚机维护等工作。
平台下水是钻井平台建造过程中的重大节点之一,目前,业内普遍采用三种下水方式,分别是:平板滑移下水、载重小车下水和气囊下水,基本原理都是通过锚机牵引钻井平台,用滑板、载重小车或者气囊三种不同载体将平台从码头牵引至半潜驳船,进行下水。
2012年,公司开始研究钻井平台的下水方案,最终选用平板滑移方案成功实施了公司首座钻井平台“振海1号”的下水。通过对码头承载力、锚机牵引力、平台及半潜驳船的强度、半潜驳船的调压载及潮汐变化等进行精确计算,并采取应力应变、激光等多种检测手段,实时监控钻井平台在下水过程中的状态,随时调整,确保了下水作业的安全与高效。截至目前,公司已经采用该种方案顺利完成两座钻井平台的下水作业。通过不断优化下水方案,公司成功缩短下水时间,提高下水作业的效率和可靠性。2014年,“振海2号”400英尺钻井平台顺利下水,这座自重约13000吨的平台从岸边滑移至半潜驳仅用时4小时;2013年,自重约6800吨的“振海1号”则耗时6小时才完成这一过程。
本次下水将分为三个步骤:利用滑移方式将钻井平台牵引至半潜驳船,半潜驳船在指定深水域下潜“脱离”钻井平台,完成下水后将钻井平台拖回码头系泊。目前,该项目的下水方案已经完成制订,计划于2015年5月前实施下水作业。